金社镇人大多举措助力秸秆禁烧
“以前秸秆要么烧要么堆,又脏又危险。现在人大代表帮着联系企业收,还能换钱,村里空气都清新多了!”枞阳县金社镇村民望着田间打包待运的秸秆,由衷点赞。今年以来,金社镇人大聚焦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协同推进,以监督为笔、代表为墨、实干为纸,多措并举推进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让“田间废物”变“生态宝物”,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代表领衔宣导,筑牢思想“第一道防线”
“大叔,秸秆焚烧污染空气还容易引发火灾,粉碎还田能当肥料,拉去收储点还能换收入,划算着呢!”在金社镇田间地头,人大代表组成的“生态宣讲队”正用方言俚语讲解政策。为破解群众认知误区,镇人大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组织代表联合村干部开展“敲门行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在镇村主干道悬挂横幅、通过流动宣传车巡回播报,让禁烧理念深入人心。同时,代表们带头签订《秸秆焚烧承诺书》,通过“现身说法”带动农户主动参与,全镇迅速凝聚起“禁烧利生态、利用增收益”的共识。
精准监督发力,织密全域防控网络
“这里秸秆堆放不规范,存在火灾隐患,需立即整改。”镇人大联合镇环保办组建专项督查组,采取“无人机巡查+地面走访”的“科技+人力”模式,对全镇农田开展24小时动态监测。依托镇、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50余名人大代表分片包联责任区域,建立“日巡查、周通报”机制,重点紧盯交通干线两侧,对发现的隐患形成问题清单,实行“交办—处置—反馈”闭环管理,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聚焦疏堵结合,探索资源利用新路
“禁烧不是终点,资源化利用才是关键。”针对群众反映的秸秆处理难题,镇人大组织代表深入调研,提出“引进企业+建设中心+多元利用”的建议,推动镇政府搭建秸秆收储、运输、加工一体化产业链。通过粉碎还田、生产有机肥、加工生物质燃料等方式,实现秸秆“变废为宝”。
“秸秆禁烧与利用,贵在坚持,重在实效。”金社镇人大主席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代表履职+生态治理”模式,不断优化监督举措,拓宽利用渠道,以人大担当守护蓝天白云,为乡村生态振兴筑牢根基。(王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