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一线护航 金社镇和美乡村建设跑出“加速度”
7月8日上午,金社镇人大代表周同飞一行深入云岭七松中心村建设施工现场,实地督导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工作。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工人们正紧锣密鼓推进景观绿化、道路升级与公共设施配套,从错落有致的民居改造到整洁通畅的巷道修缮,处处涌动着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今年以来,金社镇人大始终聚焦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项目建设这一民生要事,充分发挥代表“监督员”与“连心桥”作用,引导代表主动下沉一线,当好政策宣讲的“传声筒”、民意沟通的“减压阀”、项目推进的“护航员”,以全过程监督保障建设质量,推动惠民举措落地生根。
为筑牢工程质量“生命线”,镇人大代表常态化开展驻点调研,带着问题看细节、盯着难点督进度。在七松中心村施工现场,代表们俯身查看道路路基平整度,仔细核对公共设施建设标准,同时与村民围坐交流,用通俗语言解读和美乡村建设政策,逐条记录群众对休闲广场布局、停车位规划等方面的建议。“七松中心村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抓手,既要赶进度更要保质量,必须让村民住得舒心、过得安心。”周同飞代表一边翻看施工台账,一边向施工负责人强调。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天气,代表们现场督促施工单位调整作业时间,落实遮阳棚、防暑药品等保障措施,确保“安全与质量”双过硬。
“三清四拆”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先手棋”。周同飞代表坚持每日巡查督导,既紧盯残垣断壁拆除、乱堆乱放清理的进度,更注重倾听村民诉求——对舍不得拆除的老旧农具房,协调规划保留改造为农耕文化展示点;对邻里因宅基地边界产生的纠纷,牵头组织座谈协商,让拆违清障在和谐氛围中推进。在工程细节上,他要求主干道“白+黑”铺设必须达标厚度,组组通道路要兼顾农机通行需求,污水处理设施管网铺设做到“一户不落”,确保生活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均达100%。
如今,云岭七松中心村已初显新貌。昔日的泥泞巷道变身沥青路面,闲置空地蜕变为口袋公园,家家户户门口摆放着分类垃圾桶……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正是金社镇人大代表全程监督、精准发力的生动写照。镇人大将持续跟踪项目建设,严把工程质量关、资金使用关、群众满意关,力促和美乡村建设成为经得起检验的“民心工程”,让乡村颜值与群众幸福指数同步提升。(王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