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报告(六)
(关于乡村振兴促进“一法一办法”贯彻实施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的报告)
一、关进一步增强依法推进乡村振兴的自觉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调整完善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暨六个专项小组,出台《关于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多方联动,共同推进乡村振兴责任体系。二是强化部署落实。出台《中共枞阳县委 枞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抓好乡村振兴领域年度重点目标任务落实,确保乡村振兴每年都有新进展。三是强化统筹推进。充分发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督促组织、宣传、人社、生态、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六个专项小组牵头部门,加强工作调度,协同推进乡村振兴。
二、进一步加快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坚持把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作为首要任务,实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行动,集成推广一批高质高效技术,创建小麦、油菜、水稻高产示范片10万亩以上,全县夏季粮食喜获丰收。狠抓生猪稳产保供。大力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稻渔综合种养和池塘标准化养殖。二是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抓好“一片茶”“一条鱼”等“十大”特色农产品培育,实行“一名县干联系,一套班子推进,一个规划引领,一个品牌推介,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一批项目支撑,一套扶持政策,一套推进机制”等“八个一”工作机制,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全链化发展。实施枞阳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攻坚行动,围绕长三角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大粮仓”“大菜园”“大厨房”的园区整体定位,全力招引和培育目标企业落户园区,力争园区全年产值达到16亿元。三是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持续推进县域商业体系试点县建设,出台《枞阳县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改造利用县客运中心站场地,建设县客货邮融合发展中心。充分利用邮政在农村末端较完善的网络优势,通过“邮快合作”模式,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四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持续开展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创建工作,枞阳镇获评省级电商强镇。实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利用农业多功能属性和枞阳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已获批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1个,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4个。
三、进一步强化要素合理配置
一是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科技下乡、能人返乡、青年留乡、企业兴乡“四乡工程”,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采取“聘、选、派、育”等方式,实现全县190个行政村科技特派员服务全覆盖。二是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持续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统一全县“三资”监管系统,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账务分设工作。三是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安排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2536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占比65%。制定《枞阳县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监管和风险防范实施细则》,促进工商资本持续健康投资农业。稳步推进“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试点工作。
四、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系统治理
一是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启动实施基层党组织“两个功能”提升行动,实施村干部“三找一提升”专项行动。二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深化“法润乡村社区”行动,扎实开展21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先让礼让”公民美德教育,推广“有事找书记”工作机制。三是建设彰显山水风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认真学好用好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强乡村非遗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挖掘整理和传承保护工作,聚力打造精品示范村,推动美丽经济、美丽生态、美好生活在示范村有机融合。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引导农户实现“四净两规范、四勤两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