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报告(十)
关于县人大常委会评议县教体局工作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
一、关于“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整改落实情况。
(一)稳步实施布局调整。2023年以来全县累计撤并小学教学点68个、初中4所,新建枞阳镇蒲城小学、宏实小学,新增学位2700个,有效消除大校额、大班额。下一步将进一步整合偏远小规模学校,推动教育资源集约化、高效化配置。
(二)全面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2025年教师交流人数共有406名,其中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小学支教、中学间对口支教10名,城区学校选调教师79名,跨乡镇(校)调动40名,中心学校区域内交流277名。
(三)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落实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实现学校之间教育投入、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均衡发展。按照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补齐发展“短板”,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满足学校基本需要,改善学校生活设施。充分利用省级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资金和中小学校舍维修资金,重点改造保留学校教学楼、运动场、食堂、学生公寓,添置更新取暖设备、提升校园智慧系统,加快改造中小学食堂的进度。
(四)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与流动。在教学设备调配方面,依托枞阳中心学校统筹管理,建立设备共享平台,优化两校教学设施使用。在教师资源方面,实施教师轮岗交流和联合教研机制。在学生流动方面,组织跨校联合活动、社团交流或特色课程共享,促进学生互动与成长,有效提升城区教育公平与质量。
二、关于“建强教师队伍,激发教育工作活力”的整改落实情况。
(一)调整优化教师编制配置。2025年安置定向培养乡村教师38名,招募“三支一扶”人员到薄弱学校支教10名。城区学校选调教师79名。实施高中阶段学校紧缺学科“招才引智”计划。2022年至2024年“招才引智”21名。
(二)完善教师培训体系。组织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暑期研修专项培训、“国培计划(2025)”紧缺薄弱学科教师专项培训、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跨学科转岗项目、保教能力提升等项目培训,赋能教师队伍“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积极组建三个名师工作室和三个名校长工作室,着力打造基础教育领军人才队伍。组织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教学视导工作,推动建立学科中心备课组制度,开展线上线下集体备课研讨,共享优秀教学资源。
(三)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拓展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引导教师在城乡合理流动。
(四)强化师风师德建设。将师德师风集中整治与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一体推进,同步结合教师思政教育、教学实际及育人能力提升,以健全制度保障工作实效。强化正面引导,结合教师节表彰先进典型、开展师德宣讲活动,宣传优秀教师事迹,涵养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风范。组织全员签订《师德师风及廉洁承诺书》,制定《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正负面清单》(涵盖10个维度39项措施),全面规范教师职业行为。
三、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整改落实情况。
(一)探索构建新型课堂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组织教师创新设计课堂学习方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推进教学质量提升。聚焦主责主业,分学段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分析研究质量监测数据,指导学校开展有效教学,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二)持续优化课后服务。探索设立“非遗进校园”等特色课程,创新实践载体,丰富课后服务。以课后服务提质增效为核心,鼓励学校结合地域特色与学生需求,开发多元化特色课程。
(三)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全县中小学生开展了心理健康测评筛查,组织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利用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培育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借助铜陵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广播栏目《阳光少年》,向家长和学生群体扩大宣传影响力。
(四)深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广匹克球这一新兴运动项目,通过引入新颖活泼的运动,有效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热情,营造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五)强化数据联动与动态追踪。依托数字化平台,整合体检、体测、日常监测等多源数据,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推动健康管理从普适性向精准化转变,有效提升学生健康水平。加强学生近视综合防控和肥胖干预。严格落实学生每日校内校外各一小时体育活动,确保教室采光照明和课桌椅达标,并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开足开齐健康教育课。
四、关于“紧扣民生需求,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整改落实情况。
(一)加快推进县体育中心功能项目建设。积极申报枞阳县全民健身馆项目,补齐公共体育设施短板。着力提升现有场馆管理维护水平,提高场馆开放利用效率,优化开放时段,推动学校、企事业单位场地共享。结合群众需求,将闲置门球场改建为新兴的匹克球场地,丰富健身项目供给。
(二)科学规划布局。统筹推进“口袋体育公园”建设。2025年新增2个“口袋体育公园”,2个“百姓健身房”,有效缓解了群众“健身难”问题。完善设施配套。为全县16个乡镇35个行政村新配备篮球架、健身路径、乒乓球台等器材,进一步缩短群众健身半径。
(三)丰富活动形式。组织庆五一职工乒乓球、篮球联赛,6.10纪念毛主席题词73周年展示活动、8.8全民健身日展示活动、庆国庆职工篮球赛等赛事活动10场,参与群众超4000人次,营造了浓厚的健身氛围,开展健身技能培训,惠及群众800余人次。协调学校体育场地错时开放,进一步盘活现有资源,缓解健身场地不足问题。
五、关于“压实工作责任,优化校园育人环境”的整改落实情况。
(一)校园安防建设“4个100%”全面落实。定期对校园设施设备、消防设施、食品卫生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积极组织各学校开展地震、火灾等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师生的应急逃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上半年共开展应急演练活动160余次,参与师生达五万余人。
(二)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邀请公检法司等部门53名工作人员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定期到学校开展法治讲座、法治咨询等活动。
(三)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围绕责任落实、食堂管理、食堂经营等方面进行专项整治,常态化落实校长陪餐、学校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你呼我应”、督查通报等工作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严格规范管理、严格监督检查、严肃追责问责,坚持“零容忍”,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最大限度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