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报告(二十九)
(关于全县水库除险加固与运行管护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一、关于“坚决守住水库安全运行底线”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水库安全是水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始终将保障水库安全运行作为水利工作的底线要求和首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常态化“体检”与隐患闭环治理机制
建立水库“体检”长效机制,每年组织专业力量对全县水库开展汛前专项排查。同时,压实日常巡查责任,管理人员严格按要求开展巡查并规范填写《枞阳县小型水库巡视检查记录簿》。截至目前已完成112座水库隐患排查,实行台账管理、动态销号,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人。
(二)强化病险水库关键部位汛期重点监管
对6座尚未完成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汛期加密巡查频次,重点监测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等关键部位,督促乡镇完善应急预案,备足物资与力量,确保安全度汛。
(三)着力提升水库智能化监测预警能力
一是投入专项资金在5座小(1)型水库部署水位、渗压、位移智能传感设备,实现实时预警,如2025年实施的西岩寺、官山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将安全监测设施作为重要建设内容在汛后予以实施。同时对存在渗流现象的水库,后续在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时均增加必要的安全监测设施,补齐技防短板。二是启动“一库一策”数字化档案建设,在全国水库运行管理信息系统中完成112座水库基础数据录入,为精准管护提供支撑。
二、关于“有序实施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除险加固是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和提升防洪兴利功能的根本之策。我县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和严格管理。
(一)强化规划与项目统筹
2025年底完成西岩寺、官山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工程建设,将云角、大李、青龙、七家山4座水库除险加固纳入《枞阳县“十五五”水利发展规划》及2026年政府投资项目清单,同步融入河湖长制年度任务,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
(二)严格项目建设管理
一是成立项目现场管理专班,对今明两年实施的6座水库项目实行“一项目一专班”,加强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完工验收等环节监管。二是落实“四制管理”(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按期保质推进。目前,西岩寺、官山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准备进行招标,剩余4座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
三、关于“不断完善水库长效管护机制”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长效管护是保障水库持续安全运行、发挥综合效益的关键所在。我县致力于构建责任清晰、管护专业、运行高效的长效机制。
(一)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与管理人员培训
逐库明确并公示防汛三个责任人名单(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政府责任人、主管部门责任人、管理单位责任人),在水库显著位置设立责任公示牌,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开展责任人网络培训,全年共培训210人次,强化责任意识,确保责任落地。
(二)专业管护与属地责任压实
一是创新管护模式,将原来由村级分散管理的小型水库全部改革为专业化管护,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引入2家专业管护公司,实现专业化、市场化的养护模式。对全县111座小型水库按照小(1)型水库配备2名管护人员、小(2)型水库配备1名管护人员的标准安排巡查管护人员,签订管护责任书116份,确保管护无盲区、责任无空档。二是印发《枞阳县2025年度小型水库工程设施维修养护项目实施方案》,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协同发力的管护机制。同时优化水库调度方案,今年以来,通过科学调度,农业灌溉供水保障率得到有效提升,有力支撑了粮食生产安全。
(三)“日常巡查+专业防护整治”与标准化创建
一是高度重视白蚁等害堤动物危害的严重性,充分认识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已完成2025年全县小型水库白蚁等害堤动物普查工作,后续将对存在白蚁危害的水库开展新一轮防治工作,重点关注上一轮未开展白蚁等害堤动物防治的27座水库,及时消除白蚁等害堤动物隐患。二是推进我县水库标准化创建,制定《马鞍山水库标准化管理工作手册》,目前马鞍山水库已通过省级评价被认定为省级标准化管理工程,后续将积极谋划并推动小型水库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将水库“清淤扩容”专项行动纳入《枞阳县“十五五”水利发展规划》中,目前已摸底清淤水库25座,实施后预计恢复库容101万立方米;同步推进库区生态修复,目前已完成七家山、和尚桥水库提升项目,努力打造“一库一景”的生态景观水库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