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报告(二十八)
(关于2024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一、关于“紧扣发展要务,壮大财政综合实力”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一是凝心聚力抓发展,全力以赴抓收入。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抢抓省“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县机遇,从铝基新材料等“四大百亿产业”骨干企业中,筛选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战新和高新企业作为重点加以培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深度开发矿产、农业等优势资源,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和消费升级,做大做强特色企业。搭建综合治税平台,建立县级综合治税协调机制,运用“数据+”管理新模式,以涉税大数据为抓手,推进税源精细化管理。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加大土地推介力度,跟进土地出让收入欠缴工作,科学有序开发矿产资源,积极盘活国有资产,强化运筹,发挥资产效益。二是常态化开展专项债项目谋划储备工作。紧盯国家政策导向,牢牢抓住“自审自发”契机,建立专项债项目需求台账。2025年重点围绕我县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环境治理、卫生事业能力提升等领域,申报项目9个,发行债券资金8亿元。2025年上半年我县发行一般债项目3个,专项债项目9个,新增债券资金21096万元,其中:一般债696万元,专项债20400万元;发行再融资债券资金45340万元,其中:一般债9424万元,专项债35916万元。
二、关于“加快隐债化解,推动国企转型发展”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一是多管齐下,筹集化债资金。县财政局积极配合平台公司会商县自规局等相关单位,加大地块摸排力度,提速土地挂牌出让进度,加快做大做实土地出让收入,常态化盘活闲置存量资产、资源,拓宽资金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化债。二是争取债券额度,置换隐性债务。年初报送我县置换隐债需求,待置换额度下来分配至具体项目,按时完成置换。三是深化融资平台改革,分年度压降退出计划。2025年我县计划退出5家融资平台公司,其中:第二季度退出3家公司;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各退出1家公司。四是平台公司脱虚向实谋划新的实体项目,分类推进市场化转型。县投发公司按照“1+4”模式成立安徽元立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母公司,分批组建4家全资子公司。加快推进黄公山矿山、展望码头、综合物流园和三公山旅游等项目建设,努力推动市场化转型,不断强化造血能力。五是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企经营管理水平。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属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加强县属国企人才梯队建设。制定《关于加强县属国有企业招投标及采购管理办法》《枞阳县县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年度薪酬考核办法(2025年修订)》《县属国企2025年度经营管理目标任务考核评分细则》,促进县属国企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三、关于“强化项目管理,提高债券资金绩效”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一是完善专项债券项目管理。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将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带动效应强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重点储备项目。加强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二是加强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建立专项债券资金支出进度预警通报制度,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对专项债券项目开展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实现对所有项目绩效评价全覆盖。穿透式监测专项债券项目实施情况,掌握资金使用、建设进度、运营管理等情况,发现违规问题及时纠正。建立违规使用专项债券处理处罚机制,严肃财经纪律,强化制度约束。健全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强化项目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关于“完善预警机制,守牢债务风险底线”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一是加强和完善地方政府法定债务闭环管理。强化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依法在限额内举债、分类管理、严格资金支出用途、落实信息公开等。将地方政府法定债务收支、还本付息、发行费用全面纳入预算管理。到期本金一部分安排发行再融资债券接续,一部分安排财政资金和项目专项收入偿还。二是完善地方政府债务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将遏制违法违规举债作为财政监管重点,严格落实地方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三是主动接受人大审查监督。积极主动向县人大报告政府债务发行和偿还情况,政府债务余额、限额、结构、期限等情况,以及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