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报告(七)
(关于县科学技术局工作评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一、关于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一)强力推进“双倍增”。强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规划,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培育。截至目前,我县高新技术企业预计总数为57家,2024年度,预计认定高企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数为120余家,均超额完成2024年度目标任务。
(二)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不同主体的创新优势,深化产学研融通创新,着力打造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海螺水泥、华驰动能两家企业均获省级研发中心认定,枞阳经开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获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浙江理工大学(铜陵)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已落户枞阳。
(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突出需求牵引,常态化开展企业技术需求征集,围绕“需求侧”带动“供给侧”,充分发挥企业“出题人”作用,强化优质科技成果供给,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鼓励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积极参与“揭榜”,争取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华驰动能、友坤玻璃入围第七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安徽赛区)技术需求库,枞阳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华驰动能、光华铝业、白云生态、望野园林等5家企业成功获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二、关于提高科技管理服务水平
(一)“科技+金融”打出惠企“组合拳”。积极配合上级部门推进科技创新再贷款工作,采取“政府数据调取+企业问卷征集”双向收集方式,共收集91家中小企业贷款需求信息并及时向金融机构精准推送企业名单,以尽快实现贷款签约投放,提供定制化金融解决方案,打通科技企业融资的“最后一公里”,助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形成“精准滴灌”科技企业的科技金融“枞阳模式”,不断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助力更多“硬科技”“好苗子”企业脱颖而出。
(二)强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发挥枞阳县名特优园艺产品省级科技特派团的科研力量和人才优势,推动“白茶优良品种选育及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示范与推广”项目实施,直接帮扶会宫镇建设村等8个行政村(其中脱贫村4个),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个,组织13批专家共计40余人次前往所对接帮扶村进行科技服务,提供线上服务50余次,解答种植生产相关问题,推广应用理化生综合植保技术等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四项,有力有效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广大农户增收。
三、关于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通引才引智通道,大力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打造开放人才生态圈,加速人才向企业集聚。组织安徽毅而玛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益箖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参加2024中国·铜陵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切实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引进海外E层次人才2人,组织中蕊船舶、安徽中诚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名喀麦隆专家申报2024年安徽省海外引才计划外专项目;组织神瞳科技吴柯维申报江淮英才培养计划领军项目、华驰动能王志强教授申报2024年安徽优秀科技创新人物,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榜样力量。